我国古代历史上有很多知名人物,了解他们的生平和事迹有利于我们增长见识,同时对我们掌握中国历史也有帮助,为了增加大家对古代名人的了解,下面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人物百科-张守圭介绍,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阅读。
张守圭身材魁伟,善于骑射,性情慷慨,为人有正义感。早年因战功出任平乐府(即乐州,后改称昭州,又称平乐郡,寻复称昭州,属岭南道,今属广西)别将。
开元初年,张守圭随右骁卫将军、北庭(治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都护郭虔瓘镇守北庭。时突厥入侵轮台(今新疆轮台),张守圭奉命领兵援救,在途中与突厥军相遇。张守 圭身先士卒,奋力苦战,斩首千余级,生擒颉斤一人。不久,突厥再次入侵北庭,张守圭奉郭虔瑾之命走小路进京奏事。抵达长安后,张守圭向朝廷上书,面陈利害,并自请领兵从蒲昌、轮台两翼进攻 围攻突厥军,又一次 取得了胜利。张守圭因功特加游击将军,再转幽州(治蓟县,今北京城西南)良社府果毅。张守圭因才能出从,受到幽州刺史卢齐卿的常识和器重,常邀张守圭同榻而坐,并说:“足下数年外必节度幽、凉,为国之良将,方以子孙相托,岂得以僚属常礼相期耶!”(《旧唐书·张守圭列传》)此后张守圭累转左金吾员外将军,为建康军(今甘肃高台西南)使。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正月,契丹知兵马中郎李过折来唐廷献捷,唐玄宗封李过折为北平王、检校松漠州都督。唐玄宗对张守圭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便消灭了可突于感到非常满意,准备封他 为宰相。但遭到宰相张九龄的反对。唐玄宗不甘心,欲:“假以其名而不使任其职。”张九龄 又劝阻说:“守圭才破契丹,陛下即以为宰相;若尽灭奚、厥,将以何官赏之?”(《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一十四》)唐玄宗这才作罢。张守圭虽没被封为宰相,但他在皇帝和大臣们心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二月,张守圭至东都报捷。唐玄宗兴奋之余,还亲为张守圭自赋诗,以示褒奖。随后加封他为辅国大将军、右羽林大将军、兼御史大夫,余官如故。并赐杂彩一千匹及金银器物等,赠两个儿子官位。还下诏在幽州立碑,以纪其功。张守圭继之出师,方破契丹于捺禄山(今辽宁兴城境)。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三月,张守圭派平卢讨击使、左骁卫将军安禄山率 军讨伐奚与契丹。安禄山因恃勇轻进,反为所败。四月二日,张守圭奏请将安禄山处斩。安禄山临刑大呼道:“大夫不欲灭奚、契丹邪,奈何杀禄山!”(《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一十四》)张守圭亦惜其骁勇,遂将其解送长安。宰相张九龄批示按军法处斩,但唐玄宗却下诏赦免。张九龄虽多次固争,唐玄宗最终赦之,为后来的安史之乱留下了隐患。
安禄山和史思明均是营州胡人,会六种民族语言,做过互市牙郎(贸易居间人),二人从军后,皆以勇猛而闻名。张守圭以安禄山为捉生将,每次带领数名骑兵出去,都能擒获数十名契丹人而回。又加上安禄山狡猾钻营,善于揣摩人的心意,所以深受张守圭的喜受,被收为养子。
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六月,降附于东突厥的奚、契丹部落,不断进犯唐边。幽州镇将赵堪与白真陀罗假借幽州节度使张守圭之令,让平卢军使乌知义率兵攻打潢水(今西辽河,位于今内蒙古翁牛特旗之北)上游北的奚部。乌知义不愿出战,白真陀罗又矫称皇帝制书,迫其出战。乌知义被迫领兵出战,先胜后败。张守圭闻讯,竟隐瞒败状,奏报获胜。事情泄露以后,唐玄宗命内谒者监牛仙童前往调查,张守圭重赂牛仙童,把败责归于白真陀罗,逼其自杀。其他宦官因牛仙童受到唐玄宗的宠信而妒嫉,共同揭发了此事。唐玄宗大怒,于三十日仗杀牛仙童,张守圭因旧功减罪,被贬为括州(治今浙江丽水东南)刺史。张守圭到任不久,何因疽发背而去世。
张守圭之弟张守琦官至左骁卫将军;张守瑜官至金吾将军;子张献城、侄子张献恭、张献甫在唐德宗时期都官拜节度使。
张守圭做为开元年间的著名边帅,长期戍边,戎马倥偬,多次与突厥、吐蕃、契丹作战,从一名下级军官成长为威震一方的将领,史书上称赞他是“立功边城,为世虎臣。”(《旧唐书·张守圭列传》)其军事思想也是很丰富的。
1、积极防御,侍机反击的战略思想。张守圭无论在陇右还是在幽州,到任后首先都是修缮城池、训练士卒、提高军队的士气,充分做好备战工作,使自己先立于不败之地。随后选择适当时机发起进攻,一战破敌。
2、智勇兼备。空城计在中国战争史上并不多见,史书上有确切记载的只有十几处,如北齐祖珽、刘宋萧承之、西魏王思政、明朝马芳等都曾摆空城计,但张守圭的空城计与其相比,综合战前军情、兵力对比、临阵指挥、乘胜追击等几方面因素,则要胜出一畴,堪称智勇双全的表率。还为后人留下“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的诗句。
以上就是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的人物百科-张守圭介绍,希望能够加深我们对这些知名人物的了解,更多的名人介绍请关注学大教育网,相信会对增长你的见识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