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自然界拥有很多生物,大家平时要多了解这些生物,这样不但能够扩展自己的知识面,还对大家学好生物这一科目有所帮助,为此下面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东坡墨鱼》百科知识点,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阅读。
东坡墨鱼又名糖醋东坡墨鱼,是四川地区汉族传统名菜,用新鲜墨鱼为主料制作而成。此菜特点色泽金黄、外酥内嫩、 甜酸微辣、风味浓郁。东坡墨鱼”是四川乐山一道与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有关的风味佳肴。墨鱼并非海中的乌贼鱼,而是乐山市凌云山、乌龙山脚下的岷江中一种嘴小、身长、肉多的墨皮鱼,又叫“墨头鱼”。相传苏东坡去凌云寺读书时,常去凌云岩下洗砚,江中之鱼食其墨汁,皮色浓黑如墨,人们称之为“东坡墨鱼”。
东坡墨鱼菜品特色
东坡墨鱼又名糖醋东坡墨鱼,是四川地区汉族传统名菜,用新鲜墨鱼为主料制作而成。此菜特点色泽金黄、外酥内嫩、 甜酸微辣、风味浓郁。东坡墨鱼”是四川乐山一道与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有关的风味佳肴。墨鱼并非海中的乌贼鱼,而是乐山市凌云山、乌龙山脚下的岷江中一种嘴小、身长、肉多的墨皮鱼,又叫“墨头鱼”。相传苏东坡去凌云寺读书时,常去凌云岩下洗砚,江中之鱼食其墨汁,皮色浓黑如墨,人们称之为“东坡墨鱼”。
东坡墨鱼简介
东坡墨鱼是四川乐山最负盛名的珍贵鱼类,自古有“嘉州(即今之乐山)有嘉鱼(即东坡墨鱼),芳鲜妙无匹”之评价。嘉鱼乃水中珍品,多产于西江德庆河段。据方志所载,嘉鱼“孟冬大雾始出,出必于湍溪高峡间。其性洁,不入浊流,常居石岩,食苔饮乳以自养。”堪称水中君子。嘉鱼腹部多膏,极其鲜美。烹调的方法也很特别。“其煎也,徒置鱼于干釜,少焉,膏溶,自然熬煎,不别用油。”凡来德庆旅游观光的人士,必以品尝嘉鱼而后快。
东坡墨鱼长得“龙身燕尾”、“双鳍铁直”,头腹面有一个特别大的吸盘状口,吸附能力极强,当它吸附于江底石头上时简直是“固若金汤”,任凭急流冲击也不会脱落。当地渔民根据它独特的凭吸附能力从一块石头往另一块石头爬行的特点和2、3月出现的时间,形象地称它为“春爬”。
东坡墨鱼在繁殖季节,鱼群高度密集,常常雌雄并排以吸盘口吸附于江底,头下尾上倒立着。诗人形容为“倔强立泥沙,矫如树黑帜”。雌雄鱼“伉俪情深”,不怕火光照射,甚至夺命的鱼叉刺来也不躲避,任凭“渔人以火夜照叉之”。为了繁殖后代,连性命都在所不顾了。
东坡墨鱼典故
典故与传说:"东坡墨鱼"是名扬中外的四川传统名菜。四川乐山的东坡墨鱼,相传始于宋代,与苏东坡相关。东坡墨鱼,原名墨头鱼,产于四川省乐山市凌云山和鸟龙山脚下的岷江之中。是一种嘴小、身长、肉多的墨头鱼。当地用它制做菜肴,但并无名气。后来宋代诗人苏东坡去凌云寺读书时,常去凌云岩下洗砚,江中之鱼食其墨汁,皮色浓黑如墨。因而人们便称它为"东坡墨鱼",从此闻名全省,与江团,肥沱并称为川江三大名鱼,成为乐山著名的特色名菜,并闻名国内外。
东坡墨鱼做法
东坡墨鱼古版菜谱
原料:鲜墨头鱼l条(约750克左右)。
调料:麻油50克,豆瓣50克,葱花15克,葱白1根,姜末和蒜末各10克,醋40克,绍酒15克,淀粉50克,精盐1.5克,酱油25克,熟猪油50克,熟菜油1500克,高汤100克,白糖25克。
制法:
1、墨头鱼经初步加工后,剖开为两爿,头相连,两边各留尾巴一半,剔去脊骨,在鱼身的两面用直刀下,平刀进的刀法(为肉的三分之二的深度)。剖6至7刀,然后用精盐,绍酒抹遍墨头鱼的全身。将葱白切成7厘米的长丝;豆瓣剁细。
2、炒锅烧热,下油烧至8成热时,将鱼全身沽满干淀粉,提起鱼尾,用炒勺舀油淋于刀口处,待刀口翻起定形后,将鱼腹贴锅放入油里,炸至呈金黄色时,捞出装盘。炒锅留油,加猪油、下葱、姜、蒜末、豆瓣煸锅后,下高汤、白糖、酱油,用湿淀粉勾成薄芡,撒上葱花,然后烹入醋,快速起锅,淋在鱼上,撒上葱白丝即成。
特点:
色泽红亮,皮酥肉嫩,甜酸中略带香辣。
创新设计:
为了使菜如其名,更加体现出"东坡墨鱼"这道菜的文化内涵,故东坡墨鱼在盘边摆上一个用面塑捏成的"东坡观砚"的造型,另把此菜摆成一个梅花盛开的立式画轴图案,并且用蕃茄沙司汁写上"东坡墨鱼"几个字,人物形象优美,惟妙惟肖,整体造型具有视觉冲击力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了《东坡墨鱼》百科知识点,希望大家能够通过阅读了解更多大自然的生物,学大教育网拥有各类百科知识点,欢迎大家查阅浏览,从而增长知识。